No student devices needed. Know more
35 questions
附圖為某時期手持各家廠牌旗幟的商展小姐,她們拿著襯衫、香皂、牙膏、紅、墨水等商品旗幟,準備前往金門,這張圖象徵著當時民生工業正在起飛的階段。請問這是哪一個時期?
(A)1940年代
(B)1950年代
(C)1970年代
(D)1980年代
一位日本人曾寫一篇文章提及:「我國已將不再是糖進口國,而將立足於出口國的地位。國家之幸,有何可比?」請問他寫作此文的時空背景為何?
(A)明治維新後農業走向近代化
(B)馬關條約取得臺灣為殖民地
(C)一次大戰日本趁機占領山東
(D)實施南進政策成功占領南洋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透過專賣重要物資來控制商品貨源、價格與市場,此舉雖壓抑商品經濟的發展,卻有效使臺灣在1905年後財政達到自主。請問下列何者不屬專賣的品項?
(A)鴉片
(B)鹽
(C)樟腦
(D)糖
臺灣有些中小型企業老闆的前身為地主,在政府推動某一改革之後,他們將所得的資本投注於工商業,對臺灣經濟的穩定有極大貢獻。關於這些地主轉變為中小型企業老闆的背景,下列何者正確?
(A)發行新臺幣
(B)推動耕者有其田
(C)參與十大建設
(D)投資民營化的國營事業
臺灣不同階段的經濟政策,皆有其目的與影響,關於各階段經濟發展特色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進口替代:主要以推動重化工業為主軸
(B)第二次進口替代:政府設立加工出口區,使臺灣邁向經濟起飛之路
(C)出口擴張:透過大型公共工程的興建,解決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
(D)產業升級:配合自由化、國際化拓展臺灣貿易空間
資料一:臺灣銀行以省庫的角色,藉通貨發行增加來墊付中央政府的各種款項;並以法幣作為發行準備,且以舊臺幣與法幣之間採取固定匯率,因而法幣及金圓券在中國大陸上的惡性通貨膨脹乃藉固定匯率而輸入臺灣。資料二:自1946年起至1949年止,舊臺幣的發行額增加了367倍;由於物價上漲過速,臺幣供不應求。面對資料一與二的情形,政府當時如何解決此一經濟困境?
(A)利用法幣政策,廢兩改元
(B)以金為本位,收集貴重金屬
(C)發行新臺幣,平抑物價
(D)澈底專賣制度,深入食衣住行
小華為出口擴張時期的一名工人,他到加工出口區應徵,可以發現外資工廠中,多為哪兩國投資者?
(A)美、英
(B)英、法
(C)法、美
(D)美、日
「規定地主保留(中等水田三甲、旱田六甲)及免徵耕地。政府徵收地主超額之出租耕地,徵收方面,補償地主70%為政府發行的實物土地債券(分十年均等償付,並加給年息4%),30%為水泥、紙業、工礦、農林等公營事業股票(一次給付)。」這個政策是
(A)公地放領
(B)三七五減租
(C)耕者有其田
(D)農地重劃
日治時期,在對某物品「嚴禁」與「漸禁」的討論呼聲中,臺灣總督府最後決定採用漸禁與專賣政策,一來既可避免上癮者反感造成政治不安,二來也可增加稅收。請問:題幹中的某物品是? (A)菸 (B)酒 (C)鴉片 (D)樟腦
(A)菸
(B)酒
(C)鴉片
(D)樟腦
一份報紙報導:日本公布《臺灣米穀等應急措置令》,規定施行米穀配給制度,並且執行物資全面管制。米、糖、火柴、豬肉、花生、芝麻、小麥、麵粉、肥料……等,樣樣都不能自由買賣,必須配給管制憑證購買。這份報紙應出自於哪一年?
(A)1884年
(B)1898年
(C)1927年
(D)1942年
1950年代初期,臺灣成立「美援會」與「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有計畫地推動農、工生產事業。請問:下列何項與此有關?
(A)推動土地改革
(B)進行幣制改革
(C)發展紡織產業
(D)設加工出口區
某個時期,因為當時政府財政困難,外匯短缺、失業率偏高,亟待發展外銷產業,正值歐、美、日等工業化國家製造業開始外移。因此當時政府因應局勢,採取了何種政策?
(A)設置加工出口區,吸引外資以解決困境
(B)設置科學工業園區,以產業轉型來因應
(C)以十大建設擴大內需,打造穩固的基礎
(D)產業國際化、自由化,與鄰國簽訂協議
關於米糖相剋的說明,何者正確?
(A)臺民競種蓬萊米,壓縮種植甘蔗的利潤與空間
(B)臺民競相種蔗,壓縮種植在來米的利潤和空間
(C)日本對臺灣出口廉價稻米,促使臺民棄稻種蔗
(D)日本進口蔗糖進入臺灣,導致臺民放棄甘蔗、改種稻米
請問:某地區是?
(A)日本
(B)歐洲
(C)東南亞
(D)中國大陸
某一時期,政府為了吸收民間存款,特別制定〈臺灣省各行庫舉辦優利儲蓄存款辦法〉,規定每次存入金額不得低於新臺幣300元,存期不得少於1個月,利率為月息7分(即每百元每月7元,年利率為84%,按複利折合年率為125.08%)。這個政策實施之後,儲蓄風氣盛行,物價上漲的速度立刻減緩。這種政策的背景是:
(A)1946年,政府因國共內戰需軍費,以高利率吸收民間存款
(B)1950年,政府積極壓抑通貨膨脹,建立民眾對新臺幣信心
(C)1951年,政府籌募公地放領的經費,高利率吸引民間資金
(D)1971年,政府陸續推動大型交通建設,急需民間資金挹注
官方調查指出:近來有農民因經濟困難或希望獲取高利,乃用訂立假借據的方式,以借款抵押名義,將政府放領的土地轉售給其他地主;更有人私自將耕地改建成店面,出租牟利,這種行為大大影響政府政策的效果。官方調查所指的政策應是:
(A)減四留六
(B)三七五減租
(C)耕者有其田
(D)發展精緻農業
中產階級、農民與勞工分別在不同年代的臺灣創造了經濟奇蹟,若將以上三者對應1950、1960、1970年代,其主導經濟發展的先後順序為何?
(A)農民→勞工→中產階級
(B)農民→中產階級→勞工
(C)中產階級→勞工→農民
(D)勞工→農民→中產階級
一份報告指出:鹿港辜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發跡於鹿港,辜顯榮在日治時期即為紳商,深受日人禮遇。其子辜振甫二十歲即繼承父業,「配合當時政府的政策」,一躍將土地資本轉為工業資產,成為臺灣水泥公司主要的負責人。改為民營後,由於戰後大量基礎建設的推動與1970年代起臺灣經濟成長等因素,水泥生產供不應求,臺泥公司的事業遂因而繁榮,後來更逐漸進行多角化經營,發展成臺泥企業集團,其水泥產量占臺灣產量1/3以上。請問辜振甫當時配合的「政府政策」為何?
(A)耕者有其田
(B)加工出口區
(C)十大建設
(D)科學園區
後藤新平於日俄戰爭後調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總裁,然而他在臺期間的規劃與建設,在日俄戰爭期間早已展現多項具體成果,例如:(甲)臺灣總督府財政,提早達成獨立自主目標;(乙)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龜山)開始運作;(丙)臺北帝國大學設立,將總督府醫學校併入;(丁)清查隱田,增加總督府稅收,請問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清治臺灣因大小租權關係,形成「大租戶──小租戶──現耕佃農」的一田二主制,甚至三主制的土地租佃制,大租戶擁有土地所有權,小租戶則擁有長期或永久的土地使用權(永佃權)。但隨時間推移,大租戶被取消,小租戶成為最終的土地所有者,請問此結果與下列哪一政策相關?
(A)1880年代的減四留六政策
(B)日治初期的土地調查
(C)日治後期的工業臺灣、農業南洋政策
(D)中華民國時期的耕者有其田政策
二次大戰前出生的臺灣人,多有在戰爭期間吃蕃薯稀飯的經驗,當時臺灣人以蕃薯為主食的最主要原因為何?
(A)蕃薯在臺灣栽種成功,日本殖民政府因此大量推廣
(B)因正值全球經濟大恐慌時期,故以低價的蕃薯為主食
(C)蓬萊米以銷日為主,加以戰爭爆發,多提供給軍隊
(D)因全面徵兵,臺灣年輕勞動力被徵調,故稻米減產
1. 附圖為新帝國主義盛行時期的兩則漫畫,兩圖各自描述英法、日本如何經營殖民地的開發,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請問造成此種差別的原因為何?
(A)日本自然資源不如英法,必須在政府領導下汲取殖民地資源
(B)英法已頒布民主民權之憲法,因此政府無法罔顧殖民地人權
(C)日本受一次大戰後共產思維影響,重視資本家與勞工之平衡
(D)英法仍具中古封建王國之雛形,國王政府權力不如日本皇室
歷史上臺灣向為糧食產區,米、糖產量不僅自足,且足以出口。但戰後,臺灣卻經歷前所未有的糧食不足的「恐慌」,當時臺灣米在上海的價格約一石2,000元臺幣,但在產地的臺灣卻要價一石4,000元。請問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為何?
(A)國共內戰下,臺灣米被視作軍事物資
(B)政府政策以農業餘糧培養工業而導致
(C)日本政府刻意毀壞稻田,不利於接收
(D)作為南進基地,臺灣已轉型工業社會
臺灣的甲時期,A商品在國際貿易上逐漸成長,不但帶動了北臺灣的發展,也成為出口貿易的首位,主要外銷歐美;但到了乙時期後半,臺灣A商品總值卻降至3%,出口逐漸沒落,此時期的貿易對象逐漸以日本為主。請問甲時期、乙時期、A商品分別為何?
(A)鄭氏時期、清治前期、鹿皮
(B)荷治時期、鄭氏時期、稻米
(C)清治前期、清治後期、蔗糖
(D)清治後期、日治時期、茶葉
一段資料寫道:日本治理臺灣每年需要的財政支出,原本由國庫支應,但由於治理臺灣的財政支出過高,成為國庫的一大負擔。後來隨著臺灣總督府實施□□後,所得收入可以作為治臺基金,無須再仰賴日本供應的金援。□□應為
(A)原料採集區域制
(B)日月潭水力發電
(C)鴉片等專賣制度
(D)戰時體制的配給
在自由貿易之下,各國的經濟福祉會因為自由貿易而增加,但是各國政府卻常常對進口進行管制,介入自由貿易,實質上是為了扶植國內產業,促使國內商品取代進口商品。下述哪一例子可作為證明?
(A)1750年代乾隆皇帝的鎖國政策
(B)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南進政策
(C)1950年代的第一次進口替代
(D)2010年代的新南向政策
資料一:我們的經濟結構正在迅速轉變中,工業的脫胎換骨更是當務之急。我們要加速、加強技術密集工業在國內向下紮根、向上成長。……技術密集工業使用的土地較少,對人力素質的要求比較高,產品更有加值能力。
資料二:1970年代,臺灣基礎建設未臻健全,勞力密集工業又面臨能源危機,引發工資上漲問題,導致工業不振、失業率偏高;看到當時韓國、香港的電子錶很便宜,臺灣卻無法生產製造。……因此我擔任經濟部長期間才獨排眾議,擘劃創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以上兩則資料可作為哪一議題之證據?
(A)竹科成立之始末探討
(B)竹科即將面臨之危機
(C)技術與勞力密集之比較
(D)輕工業生產過剩之影響
附表為1896~1935年臺灣出口主要商品之構成種類:表中的統計資料,各代號所指為何?
(A)P = 糖,Q = 茶
(B)P = 米,Q = 糖
(C)R = 樟腦,S = 茶
(D)R = 糖,S = 茶
某篇研究日治時期的論文引用附表作為佐證,這篇論文的主題最有可能為何?
(A)臺北市物價指數的變化
(B)米穀收穫量指數的變化
(C)軍需品生產總值的變化
(D)工業生產總值的變化
(A)日本在臺的統治政策充分反映出殖民主義
(B)顯示臺灣人就業選擇權和日本人機會均等
(C)臺人從商人口僅次農業代表投資環境不錯
(D)日本因經濟環境不佳故有工人來臺找工作
由以上兩則資料可知,當時臺灣遇到什麼問題?
(A)法幣與金圓券存在匯率問題,而無法通行於臺灣
(B)當時經濟繁榮,臺幣發行量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
(C)因為臺幣與中國經濟的連結而導致嚴重通貨膨脹
(D)受到韓戰爆發的影響,臺灣經濟惡化,通膨嚴重
當時政府採用何種方式解決問題?
(A)幣制改革
(B)十大建設
(C)產業轉型
(D)吸引外資
以下是有關日治時期戰時體制的資料,請依據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日本軍部認為要進行大規模戰爭,日本經濟體質尚虛弱,基於「適性特性」的原則,要對日本、朝鮮、臺灣、滿洲進行最大限度的動員。臺灣方面著重於擴充電力、石油、煤炭、金銀銅鐵礦、工業鹽等國防軍需品。往後幾年內,臺灣經濟型態也跟著轉型了,逐漸從農業社會轉成工業社會,於1939年工業產值正式超過農業產值。
資料二:因為「某件國際事件」,歐美各國對日進行貿易統制及重工業製品之禁運,因而開啟第二次生產力擴充計畫,強調必需增加生產量,臺灣方面以製鍊、做為飛機材料的鋁塊為主要任務。
上述兩則資料都傳達哪一訊息?
(A)日本軍部為擺脫經濟困境而發動戰爭
(B)國聯以及美國對於日本實施經濟制裁
(C)日本加強殖民地的動員以補自身不足
(D)兩次生產力擴充計畫都強調鋁塊產量
1.
以下是有關日治時期戰時體制的資料,請依據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日本軍部認為要進行大規模戰爭,日本經濟體質尚虛弱,基於「適性特性」的原則,要對日本、朝鮮、臺灣、滿洲進行最大限度的動員。臺灣方面著重於擴充電力、石油、煤炭、金銀銅鐵礦、工業鹽等國防軍需品。往後幾年內,臺灣經濟型態也跟著轉型了,逐漸從農業社會轉成工業社會,於1939年工業產值正式超過農業產值。
資料二:因為「某件國際事件」,歐美各國對日進行貿易統制及重工業製品之禁運,因而開啟第二次生產力擴充計畫,強調必需增加生產量,臺灣方面以製鍊、做為飛機材料的鋁塊為主要任務。
資料二提及的「某件國際事件」為何?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盧溝橋事件
(C)珍珠港事件
(D)美軍投原子彈
1.
以下是有關日治時期戰時體制的資料,請依據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日本軍部認為要進行大規模戰爭,日本經濟體質尚虛弱,基於「適性特性」的原則,要對日本、朝鮮、臺灣、滿洲進行最大限度的動員。臺灣方面著重於擴充電力、石油、煤炭、金銀銅鐵礦、工業鹽等國防軍需品。往後幾年內,臺灣經濟型態也跟著轉型了,逐漸從農業社會轉成工業社會,於1939年工業產值正式超過農業產值。
資料二:因為「某件國際事件」,歐美各國對日進行貿易統制及重工業製品之禁運,因而開啟第二次生產力擴充計畫,強調必需增加生產量,臺灣方面以製鍊、做為飛機材料的鋁塊為主要任務。
上述兩段資料適合做為下列何者的證據?
(A)日本發動中日戰爭的原因
(B)日本受歐美貿易統制之因
(C)戰時體制下臺人生活困境
(D)戰時體制下臺灣經濟策略
Explore all questions with a free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