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student devices needed. Know more
10 questions
1.悯农第一首(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力,而“一粒粟”“万颗子”写丰收景象
II “农夫犹饿死”发人深省:揭露了社会不平、阶级剥削的愤慨。
III 首三句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表现人民的巨大贡献和创造力
IV 闲田指闲空的稻田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IV
D I,II,III,IV
2. 悯农第二首(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此诗押韵的字有“午”“土”“苦”
II 作者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给人鲜明强烈的印象,发人深省
III “汗滴禾下土”侧写农民的劳累,与“日当午”紧相呼应
IV 此诗劝人不可暴殄天物,要珍惜食物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IV
D I,II,III,IV
3.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寒”点明季节是深秋,“斜”和“上”呼应,写出山势的高而缓
II 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的作用
III 山路、白云、人家、枫林,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IV 霜叶指枫叶经寒霜变红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IV
D I,II,III,IV
4.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雨纷纷”指滂沱春雨
II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和气氛
III 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凄迷纷乱,派遣愁绪的方法
IV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耐人寻味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IV
D I,II,III,IV
5.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这是一首登高遣怀诗
II 头两句写登乐游原的原因和时间
III最后两句只有一个解释:象征大唐帝国日趋没落
IV “无限好”和“只是”,一正一反,一放一收,将诗人当时那种既赞叹又惋惜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V
D I,II,III,IV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首二句重在写垂钓(形);后两句重在问路(传神)
II 垂纶是垂钓的意思
III “蓬头”“侧坐”描绘了山野孩子不拘形迹、随随便便的样子
IV 整首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是描写儿童生活佳作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V
D I,II,III,IV
7.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诗人在山上喝酒
II “好”和“奇”高度概括了忽晴忽雨的西湖美景
III 诗人把西湖比喻为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
IV “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V
D I,II,III,IV
8.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前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后两句虚写游山所悟
II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
III 诗歌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IV 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V
D I,II,III,IV
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李清照是个男性词人
II 此诗表面是咏史,但“至今”联系古今历史,实为借古讽今
III 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
IV 善用对仗和对比手法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V
D I,II,III,IV
10.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以下哪项对诗的叙述是正确的?
I 这是陆游临终时写给儿子们的遗嘱,充满爱国情操
II 九州同:全中国统一
III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诗的基调是激昂的
IV “元”通“原”
A I,II,III
B II,III,IV
C I,II,IV
D I,II,III,IV
Explore all questions with a free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