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student devices needed. Know more
14 questions
1. 《为学一首示子侄》的作者是:
周敦颐
彭端淑
马致远
苏东坡
2. 以下哪项画线词语的解释是错误的?
“西蜀之去南海”
【去:到达】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逮:比得上】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越:到了】
“旦旦而学之”
【旦旦:天天】
3. 以下哪项画线词语的解释是错误的?
“吾资之聪,倍人也”
【倍:高出于常人】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常:经常、常常】
“久而不怠焉”
【怠:懈怠、偷懒】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还:回来】
5. 文中两个蜀僧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做事之前要有充分准备,免得自讨苦吃。
做事应三思而后行,不能只单靠幸运之神眷顾。
做事要靠自身的努力,不能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做事遇到障碍时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能墨守成规。
6. 下列哪一句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意义相同?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7. 作者分别用“贫者”“富者”的例子来作比较,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于以下各项,除了:
行动
天资
立志
恒心
8. 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__修辞手法。
引用
对偶
比喻
对比
9. 文中用谁来说明愚蠢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会成功?
穷和尚
富和尚
曾参
孔子
10.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中“庸”的意思是:
中庸
平庸
庸俗
11. 以下哪项翻译错误?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穷和尚还去了南海,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听了面容憔悴。】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12. 以下哪项与本文内容主旨无关?
人不可貌相,不要低估别人的能力。
不要骄横自大,不要讽刺嘲笑条件较差的人。
优越的条件比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
只有空谈幻想而没有行动,最终将一事无成。
13. 以下哪项“之”的意思都是助词,只有一项是代词,属于代词的答案是:
蜀之鄙
卒于鲁也传之
圣人之道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14.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
反问
设问
引用
15. 下列各项都是与本容内容主旨有关的名言名句,除了:
事在人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滴水穿石
深藏不露